老伴去世了。另一位老人可以写遗嘱处理房产吗
当生活中遭遇老伴离世这样沉重的变故,很多人会关心另一位在世老人是否能够通过写遗嘱的方式来处理房产。答案是,当然可以。实际上,在任何时候,只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遗嘱,对自己合法拥有的财产进行处分。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房产的性质。如果这套房产属于夫妻共同房产,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对该房产各自拥有一半的份额。这是基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在购置房产等家庭财产方面的共同投入与贡献所确定的。
现在假设老伴不幸去世,并且在生前没有留下遗嘱。这种情况下,老伴所拥有的那一半房产份额就会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则来进行分配。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以及子女。也就是说,老伴的这部分遗产将由在世的配偶、他(她)的父母(如果还健在的话)以及他们共同的子女共同继承。
而对于另一方仍然在世的老人而言,其本身所拥有的房产份额,再加上通过法定继承从去世老伴那里继承过来的遗产份额,这些财产就构成了这一方老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既然是个人合法财产,那么在世老人当然有权利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来对这部分财产进行处分。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世老人在订立遗嘱时,只能处分属于自己份额的那部分房产,而不能对不属于自己份额的部分进行处分。因为遗嘱是对个人财产的一种处分安排,超出个人财产范围的处分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即便在世老人在遗嘱里将不属于自己份额的房产也写进去了,到时候涉及他人份额的那部分内容也是无效的。只有属于在世老人自己份额的那部分遗产,才会按照其所订立的遗嘱来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当夫妻一方去世以后,另一方老人是有权利通过订立遗嘱来处理财产的。但必须要明确的前提是,老人只能处理属于自己份额的那部分财产,绝不能对他人的份额进行擅自处分。否则,不仅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也无法实现老人原本的财产处分意愿。
- 上一篇:父母去逝后,子女怎样继承房产呢?
- 下一篇:没有了